首页>手机 > 正文

笔记本屏幕分辨率杂谈:拿什么抵制1366×768?

1366×768是什么?分辨率!如果你是专注于笔记本的数码达人,或许你也曾经跟着评论区的各路大神们一起狂喷过这个比例的笔记本。但是不管消费者中有多少反对的声音,也不管老用户有多少不满意的抱怨,现在的事实就是1366×768已经普及了,而且已经势不可挡的全面普及了,你还能够抵制得住么?

OEM厂商是“拼装师”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笔记本这块“大板砖”也不算什么高精尖科技。它的主要原理并没有脱离台式机的构架,只是将部件做小后整合到一块主板上。其中最值钱的处理器和显卡不由OEM厂商生产,主控芯片、内存和硬盘也不是他们生产,甚至于电池也大多是来至日本某些厂商,大部分OEM 厂商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拼装工人和销售服务人员的混合体。

在全球采购的大环境之下,OEM厂商也不必自己建立工厂生产每一个部件,他们能选择配件,定制一个模具,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这些东西拼装起来,打上自己的烙印。有责任心的厂商还会做一些发热测试,做抗摔测试,做键盘耐用测试等等,而无责任心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表达的一点是OEM品牌厂商们基本上都是依靠代工定制,他们基本上不生产任何配件(三星除外)。如何选择部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必须要深刻学习的生存法则。

竞争的压力逼着厂商选择

如今笔记本已经不再是高端商务人士的专属标志了。随着价格降低,它已经彻底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就如同家里的冰箱电视机一样常见,有时候一台笔记本的价格还不如一部手机贵。廉价的产品出现了,消费人群的面积增大,虽然每一台产品的利润在不断的降低,只要秉着薄利多销的法子,对于厂家来说它的营收总额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而且产品的销量增加不仅能增大市场份额,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每一种电子产品要实现普及的前提都是批量生产的成本控制与优化,当它便宜到一定程度了,大众才能完全接受。笔记本的普及速度确实非常惊人。早在 2005年,一台搭载着奔腾处理器、256MB内存条的商务本要卖到上万元,而如今一台用着双核处理器、4G内存、独立显卡的消费级笔记本最低已经不足 3000元。这样的价格狂跌看似迅猛异常,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众所周知,笔记本绝大部分部件都是“Made in China”。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劳动人民肯定知道狂奔的物价,感受得到CPI上升所带来的生活压力。笔记本的原料涨价了么,肯定的!笔记本的流通环节涨价了么?单看某石油公司的收益报表就知道了!笔记本的利润涨了么?如果你认识某个在卖场工作的朋友,他肯定会告诉你现在生意不好做,一台本就赚200块,早就过了那个买一台赚半台的年代了。

如果物料成本没有下降,如果运输流通环节没有下降,如果员工工资还在上涨,那么笔记本的价格是怎么做到暴降的?唯一解释得通的就是笔记本的生产环节进行了成本压缩,物料选择进行了成本压缩,或者说他们放弃了很多必要的后期测试。控制成本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不幸的是笔者不曾旁听过此类课程,所以不太了解IT企业们具体都如何的抑制成本。

不过笔者还是知道任何产品只要能够大批量生产,能够保证高良品率,它的成本自然就会下降。在科技没有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想要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只能选用更加便宜的某些原料,用性质相似的另一种原料进行替代。就像地沟油也是油,价格却便宜了很多。

16:9屏幕是成本竞争的产物

液晶屏幕是从何而来的?三星、LG、友达、奇美等等生产商主导着世界大部分的显示器,他们的液晶屏幕切割线决定着你面前屏幕到底是个什么样。不同的生产线技术决定了玻璃母板大小和切割方式的不同。液晶母版就像大块的豆腐一样,可以切成小块分开来卖,而如何来切也是一门艺术。

不同代次母版

同一家液晶生产商的第6代液晶屏幕和第7代的单个屏幕可能本质没有差别,但却能够制造出大小不同的母板。以14.0英寸和14.1英寸为例,细心的朋友会发现16:9的屏幕面积要比16:10的屏幕小0.1英寸。这0.1英寸看起来不多,其实它的面积并不小,大规模的切割母版时能多切几块。如果相同尺寸的母版按照14.1英寸能切出30块,那么14.0英寸的屏幕或许就能切出40块。如果总成本是6万元,那么16:10的屏幕是2000元一块,而 16:9的屏幕就是1500元一块。(笔者不知道最新切割线能切出多少块,纯属猜测和举例)

不同比例切割出来的屏幕在价格上有很多的优势(或许价格优势没有上面举例的那么大),这可以直接反应在笔记本的售价之上,同等配置的笔记本14.1英寸产品的成本要比14.0英寸的贵一些,而两者在显示效果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是1366x768比1280x800 的PPI还要高一点点,屏幕细腻程度还要高一点点。那么OEM厂商该如何取舍就无需多言了。

再说某些家厂商如果还能够坚持着16:10的屏幕比例,肯定是有很多理由。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它的产品利润确实不错。至于是不是业界良心,这个还得进一步去探讨。放弃成本更高的屏幕转而选择更便宜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屏幕是一种很正常的做法,也是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笔记本行业里不得不做的选择。想要保有合理的利润,想要更有竞争力的最终售价,有时候厂商们的选择看上去也是颇为无奈。

“一刀切”还不如多元化

回到消费者的角度,如果你没有用过16:10的屏幕,适应16:9的屏幕确实比较容易。但是如果你盯着一块16:10的屏幕好些年,再去看16:9的屏幕,或许你会感觉到屏幕变小了,上下的边框变宽了,在浏览页面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甚至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屏幕下檐边框会这么厚?人最难改变的其实是习惯,特别是习惯了某种东西之后改变起来比较麻烦。

OEM厂商如何说服消费者去改变自己的习惯?“16:9的屏幕和电影胶片的比例是一样的,看电影无黑边、玩游戏无黑边……”这或许这是你看到的最多的一种解释。其实换种说法可能消费者更乐意接受:16:10的屏幕要比16:9的贵几百,你愿意贵几百么?或许OEM厂商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很多的用户压根就没有屏幕比例的概念,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这款笔记本能不能再便宜一些。

仅存的16:10

曾经有位同事说是想要一个新的笔记本,没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和他以前的笔记本一样的屏幕比例。笔者搜索了一下才发现,他的选择余地已经不到一手之数了。16:9已经彻底的普及了,不过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确实伤了很多老用户的心,其实有一些用户并不在乎多花几百元。而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不可能进行二次模具开发,不能提供两种屏幕比例的同类型产品,所以也就不给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了。

如果说入门级笔记本因为售价的原因不得不选择“带鱼屏”,那么高端的产品呢,售价上万的产品是否也是“无能为力”?我们想说的是请各位厂商为老用户多考虑一下,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有时候就是一个屏幕比例的感受就能让消费者改变它的购机目标。

标签: 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

推荐DIY文章
性能旗舰一加 10 Pro首销战报出炉 1秒破亿
一加 10 Pro重磅发布,最强性能旗舰10至名归
千万销量千家售后 一加多触点布局国内市场
科技加持,未来已来,“头号玩家”不再是科幻
一加 10 Pro发布在即,性能屏幕影像全方位提升
一加中国区新任总裁李杰 :做好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